ID: 21777724

6《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比较阅读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357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教案
  • cover
现代诗中不同的诗情画意 ———《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梳理两首诗歌的内容。 2.从形式、韵律、意象、语言特点、艺术手法、抒情方式等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体会两首诗艺术风格的差异。 3.着重从色彩角度对两首诗进行比较,体会诗人的不同的艺术个性。 教学重点 从形式、韵律、意象、语言特点、艺术手法、抒情方式等角度进行对比,体会两首诗艺术风格的差异。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阅读的比较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阅读中国现代诗歌,我们既要知人论世,看到时代和个人经历在诗人心灵上的投影,还要从大处着眼,看到它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继承来的韵味,也要看到西方艺术对它们的影响,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诗人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地方。 二、活动过程 任务一:回顾两首诗歌内容,梳理展示 《大堰河,我的保姆》 引起回忆———介绍我与大堰河的关系(1-3)  对大堰河的回忆刻画(4-10) 大堰河生前(4-8): 寄养:家务繁重,疼爱乳儿(4) 回家:含泪别离,贫富对比(5、6) 帮佣:乐观慈爱,宽厚善良(7、8) 大堰河死后(9-10): 辞世:命运凄苦,一生悲凉(9) 身后:家人遭遇,悲剧命运(10) 对大堰河的赞美:(11、12)  《再别康桥》 作别云彩(1) 康桥踪迹(2-6):金柳艳影、青荇招摇、榆荫清潭、星辉放歌、夏虫沉默 挥手告别(7)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主要情感是对大堰河深深的爱、怀念与赞美,对以大堰河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美好品质的赞美和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控诉,情感十分浓烈,表达是直抒胸臆式的。 《再别康桥》则是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对母校的深情眷恋及离别的哀愁,情感是淡淡的,表达是含蓄委婉的。 任务二:对比阅读两首诗歌异同 分小组,从下面的维度进行阅读比较,小组讨论形成成果,全班汇报。 比较角度:诗歌形式、诗歌韵律、意象意境、语言特点、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方式。 点拨: 《大堰河--我的保姆》 (1)诗歌形式:自由奔放,全诗13节,4至16行不等,每行2至22字,参差不一,散文化; (2)诗歌韵律: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不押韵,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 (3)表达方式:直抒胸臆(12节)、描写(劳作4、7节)、叙事(除去描写抒情的节)。 (4)意象意境:日常生活事物意象、描述性意象。意境萧索凄凉。 如第3节,意象为雪压草盖的坟墓、檐头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渲染荒寂破败萧索凄凉氛围,表达对大堰河的深情怀念、深沉哀思、深切同情。 (5)语言特点:平实的陈述和铺排,展示画面一样的情景,抓住一些看似简单甚至有些粗糙却意象丰富的片段,展现大堰河亲切慈祥、善良勤劳的形象。 (6)艺术手法:大量的排比、反复的呼告、强烈的对比。 ①反复:第9节“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回环反复,强调自己因没有看到大堰河最后一面的遗憾愧疚,大堰河临死对乳儿的惦念,诗句一唱三叹,增强情感和音节表达效果。 ②象征:第3节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的雪,洁白无瑕,象征大堰河纯洁无私。 ③细节描写:4、7节的动作描写,表现大堰河辛苦勤劳。 ④对比:6节运用对比,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描写自己家的富有,和大堰河家的贫穷形成对比,“我”忸怩不安、新客,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冷漠无情,在大堰河家里感受的欢乐和爱形成鲜明对比。 第10节,她“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承受的沉重苦难之多,与死后“四块钱的”“几尺长方的”“一手把的”棺材坟地纸钱之少对比,形成反差,哀叹她一生悲凉,对她的遭遇同情,对社会的控诉。 ⑤排比:7节、8节、12节排比,有《诗经》赋的痕迹,前2节彰显她乐观地劳作,纯朴宽厚,极易满足。 ⑥虚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