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78352

2《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比较阅读 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1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313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教案
  • cover
乐府双璧,各美其美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深化对两首乐府民歌情节特点、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2.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两首乐府民歌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的认知。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阅读,深化对两首诗情节特点、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加深对民歌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的认知。 教学过程 【课前任务】 1.复习《木兰诗》 2.查阅乐府诗的相关知识。 【课中学习】 一、情境导入 素有“乐府双璧”之称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是我国古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瑰宝。一千多年来,历史的风尘丝毫没有掩遮它们的光泽。历史学家范文澜称《孔雀东南飞》为继《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第二次出现的伟大诗篇”;认为《木兰诗》“足够压倒南北两朝的全部士族诗人”。 二、课堂活动 任务一:梳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初步比较 1.对两首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进行梳理,从而通过比较加强落实,建构起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各小组在梳理自己任务的基础上,汇总本组的成果。完成下面的表单: 比较项目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诗歌体裁 出处 创作时代 主要人物 内容线索 明确: 比较项目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诗歌体裁 乐府诗 出处 《玉台新咏》 《乐府诗集》 创作时代 汉末建安年间 北朝(北魏) 主要人物 刘兰芝,焦仲卿 木兰 内容线索 1.开端:兰芝自述。 2.发展:夫妻生离 3.进一步发展:兰芝抗婚和被迫应婚 4.高潮、结局:双双殉情(死别) 5.尾声:警示后人 1.代父从军 2.奔赴边关 3.征战沙场 4.辞官还乡 5.归乡团聚 6.双兔为喻 主旨思想 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抨击了封建家长制的冷酷与罪恶。 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 任务二:比较概括形象,理解主旨 1.分析概括两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特点。 明确: (1)刘兰芝 婆婆的指责与厮守爱情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时,选择离开:勇气和反抗精神 和仲卿依依惜别:温婉柔情 抗拒再婚,以死明志:刚烈可敬 面辞折磨自己的婆婆:有礼有仪 告别一起嬉戏的小姑:珍重情谊 小结:美丽、聪明、勤劳、知礼、自尊,忠于爱情,有蔑视礼法、坚贞不屈、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2)花木兰 阿爷无大儿……从此替爷征:爱国,孝顺,勇担重任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果敢,有条不紊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勇敢,坚毅 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不求名利,思亲念家 出门看火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小结: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女英雄形象。 2.从“刚”与“柔”两个角度,比较两首诗中女主人公表现形式的不同。 明确: 刘兰芝———外柔内刚 (婆媳冲突)请归———遣归:对婆婆有礼有节,谦逊孝顺;却主动请归,捍卫了个人的尊严。 (兄妹冲突)拒嫁———逼嫁:不顶撞兄长,顺从兄意;却忠贞不渝,以死明志。 木兰———刚柔并济 女扮男装,弃织从戎:大丈夫的豪气。 渡黄河,宿黑山,由黄河涛声、马嘶鸣声响起“爷娘唤女声”:少女的柔情。 在凛冽寒风和刀光剑影中冲锋陷阵:飒爽英姿。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俏丽娇颜。 3.从“人性美”的角度讨论刘兰芝和木兰两位女性形象的价值。 明确: 《孔雀东南飞》 兰芝请归———超越了封建社会的常规心理,显示了兰芝对自我尊严的捍卫。 辞别前精心地装扮———表明兰芝对于个人价值的珍视。 拒绝上门求婚者———坚守承诺,坚持信念。 最终殉情———用生命证明爱情的忠贞,是对于自我价值最极致的表现。 人性价值:以否定的形式批判封建礼教,悲剧性地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