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85305

1《氓》《离骚》比较阅读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320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教案
  • cover
同为失意歌,风骚不同调 ———《氓》《离骚》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1.在疏通两首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理解两首诗歌主人公的人生遭遇,体会他们的情感及人生选择,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 2.比较两首诗歌在语言、手法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探究“风”“骚”差别的深层原因。 教学重点 理解两首诗歌主人公的人生遭遇,体会他们的情感及人生选择,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风”“骚”的差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知道“风骚”一词有哪些意思吗? 1.《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它们同被视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流。 2.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3.俗语常指举止轻佻,行为放荡。 其中第一项为其本义。今天通过两首诗歌的阅读来体会“风骚”一词的本义。 二、课堂活动 任务一:梳理并比较思想内容 活动1:诗歌基本内容梳理 题材、主要内容、结构线索 明确: 《氓》是一首婚恋诗。主要内容是一个女子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自己与一个男子的相爱,最后被男子抛弃的过程。作者以女子和男子的交往历程:恋爱———结婚———婚变———决绝为叙事的情节线索,同时以无比沉重的口气,展现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离骚》是政治抒情诗,通过自述出身经历、展示性格品行和精勤修德来陈说报国志愿,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节选部分的四段各为一层。 第一层,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来历。说明自己生来就是担当重任之人。 第二层,到“来吾道夫先路”,自述一生不断地并急切地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急切希望君王能快点重用自己,自己愿意为君王分忧解难、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层,诗人遭谗获罪后的迷惘痛苦、反思与抉择,表明自己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坚持真理的节操。 第四层,诗人打算回到未仕之初的状态,充盈自我。 活动2:分析比较主人公形象 两首诗歌的发声者,一个是弃妇,一个是逐臣,一个是平民女子,一个是王臣贵族,身份地位迥异,但都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挫折和变故。从两首诗歌中,你能读出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你结合诗句进行归纳并比较他们性格的异同。 展示: 1.《氓》中的女子: 朴实纯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温柔体贴,迁就男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对待婚姻很慎重———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善于反思———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勤劳坚忍———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清醒决绝———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在夫妻关系的变故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拥有美好高贵的人格。 2.《离骚》中诗人的形象 出身高贵,身负期望———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强烈的责任担当与生命自觉———恐年岁之不吾与。 恐美人之迟暮。 刚正不阿,一身正———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在君臣关系和政治矛盾中塑造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炽热的爱国者、崇高理想的追求者、高贵人格的维护者、九死未悔的斗争者的形象。 3.形象比较 (1)都受到不公正待遇,遭遇背叛 《氓》中的女主人遭遇情感背叛,同时被不公正的制度礼法所压迫。 《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被君主疏远,被小人排挤迫害,抱负不得伸展,理想不能实现。 (2)都拥有美好品格和自觉人格 忠贞热情、勤奋努力、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