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眼中的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学科:心理健康 年级:二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主题:《朋友眼中的我》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心理健康教材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文字描述、直接评价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观察和认识,以及了解朋友对自己的看法。 学会从他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掌握通过观察朋友对自己的态度来进一步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形象的方法。 2. 知识与过程目标 通过各种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在分析朋友评价和观察朋友态度的过程中,学会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重视朋友的看法和评价,体会到朋友反馈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以开放、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猜猜他是谁”和“朋友眼中的我”等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取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准确信息。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朋友对自己的评价,从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能正确对待这些评价。 教会学生通过观察朋友对自己的态度来深入了解自己在朋友眼中的形象,进而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面对朋友可能不太满意的评价时,保持开放、平和的心态,避免产生抵触情绪或过度自卑。 引导学生不仅仅是表面地接受朋友的评价,而是能够深入思考这些评价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准备足够数量的空白纸张、笔以及别针,用于开展课堂活动。 2. 划分好教室的活动区域,方便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互动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亲切地说:“同学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朋友的眼里,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呀,我们就一起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看看朋友眼中的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 教师可以先分享一个自己小时候关于朋友评价的小故事,比如:“老师小时候有一个好朋友,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画画比赛,比赛结束后,我的朋友对我说,她觉得我画画的时候特别专注,而且色彩搭配得很好看,但是她也觉得我画得有点慢,可能会影响到最后完成作品的时间。当时我听了她的话,才发现原来在她眼里,我有优点也有缺点呢。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这样从朋友那里得到过关于自己的评价呀?”通过这个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猜猜他是谁 1. 活动介绍:“现在,我们要开始第一个有趣的活动啦,叫做‘猜猜他是谁’。请同学们先在纸上描写一位自己的好伙伴,注意哦,不要写出他(她)的姓名。描写的时候呢,可以从他(她)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把你对他(她)最深刻的印象写下来。写好之后呢,请大家轮流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其他同学来猜猜写的是谁。” 2. 学生书写: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在纸上认真地描写自己的好伙伴。教师在教室里巡视,查看学生的书写情况,鼓励学生尽量详细、准确地描述,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保密,不要让周围同学看到自己写的内容。 3. 轮流猜测:学生书写完成后,按照座位顺序,依次请学生站起来朗读自己写的内容。每读完一篇,其他同学就开始猜测写的是谁。如果猜对了,给予猜对的同学和被描写的同学一定的表扬和鼓励,比如:“哇,你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这位被描写的同学肯定是给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呀。”如果猜错了,也不要批评,而是让写的同学再补充一些关键信息,继续让大家猜测。 4. 活动总结:在所有学生都参与完猜测活动后,教师进行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