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86295

第十七课 学会观察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7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44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十七,学会,观察,教学设计
  • cover
《学会观察》教学设计 学科:心理健康 年级:二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主题:《学会观察》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心理健康教材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观察的常见顺序,如由近到远、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等,并能在实际观察中灵活运用。 深刻理解抓住事物基本特征的方法,包括颜色、形状、动作、质地等方面,且能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嗅觉等)进行全面观察,从而显著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细致度。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动静结合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图片、触摸实物、参与游戏等,让学生充分体验观察的乐趣,进而学会根据不同观察对象和情境,巧妙运用所学到的观察技巧。 在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环节,积极引导学生清晰、准确地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察思路。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大力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帮助学生通过持续的观察实践,逐步建立起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发现细节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更加珍视观察所带来的收获。 二、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1. 让学生扎实学会按照多种既定顺序(如由近到远、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等)进行系统的观察,确保在观察过程中不出现遗漏或混乱的情况。 2. 使学生深入掌握抓住事物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动作等)的实用技巧,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针对不同类型对象(如动植物、生活用品等)应采用的相应观察方法,以便能够准确、全面地把握观察对象的特点。 2.2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刻意识到生活中观察力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活动,更要将观察内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日常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助力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境(如室内外环境、不同观察目的等),灵活、恰当地应用所学的观察技巧,能够自主调整观察顺序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三、教学准备 3.1. 工具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放大镜,方便学生在观察实物细节时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微小之处,如树叶的叶脉、昆虫的身体构造等。 准备足够数量的尺子,用于在“测量错觉”等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验证自己的视觉判断,从而深刻体会到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辅助作用。 分发便签纸给学生,以便在“找细节游戏”等活动中,学生能够及时记录下所发现的细节内容,方便后续的小组讨论和分享。 准备多种颜色的彩笔,在“实物观察挑战”活动中,让学生可以用彩笔生动形象地画出所观察到的实物特征,增强观察成果的直观展示效果。 3.2. 材料准备: 精心挑选并收集一系列动植物照片(如形态各异的树叶、色彩斑斓的昆虫、可爱的小动物等),这些照片将在“观察顺序教学”“观察特征教学”等环节中作为重要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观察方法和技巧。 准备多幅错觉图片和隐藏细节图(如经典的《找茬》图或富有挑战性的隐藏人脸图),用于在“找细节游戏”“测量错觉”等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视觉上的易错点,进而深入理解观察的要点。 准备丰富多样的实物(如不同形状和纹理的树叶、款式各异的文具盒、大小不一的玩偶等),这些实物将在“多感官观察体验”“实物观察挑战”等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全面观察,切实感受观察的乐趣和收获。 3.3. 视频和课件: 精心制作简短的自然观察视频,视频内容涵盖大自然中各种生动有趣的观察场景,如鸟儿筑巢、蜜蜂采蜜、花朵绽放等,通过展示观察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观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