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合理消费—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教学主题:做聪明的消费者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道德修养: 1.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学生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明白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要求 知道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于10岁左右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孩子消费观念比较模糊,他们不用工作,经济来源依靠父母、家庭,不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所以不免会存在乱花钱、乱消费的行为。 通过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消费有宽泛的认知,并有多次购物的经历,但他们并不完全具备辨识这些购物要求是否合理的能力。因而本单元需要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观念,从而引导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购物要求是否合理,学会自我克制,初步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比较、避免过度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做聪明的消费者”以培养消费者的基本素养为教育主题,指向初步养成健康生活的道德修养的核心素养。教材有非常清晰的逻辑关系,从买东西的学问中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层面内容,进而引发消费问题,结合如何合理消费问题指向道德成长,再聚焦浪费问题,最后落脚到哪些浪费可以避免。从知识掌握到个人意识的变化再到道德层面的要求,层层递进。 《那些我想要的东西》是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2019年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中主题二的内容,共三板块组成,话题分别是“买东西的学问”“合理消费”和“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 本课由“那些想要的东西”和“学会合理消费”两个板块组成。这两个板块之间是递进关系,先从认知上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认识到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后果,再从行为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开支,做到节约和合理消费。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那些想要的东西”,从学生想要的东西入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反思自己向父母提出的购物要求是否合理,从而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同时,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比较,自我克制,能理性做出购物选择。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学会合理消费”,通过比较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不同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的好处。同时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开支,能够做到量入为出,在生活中实践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合理消费》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反思自己的消费愿望,培养学生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教学目标 1.懂得“合理”和“不合理”消费的区别,能够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购物要求。 2.初步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3.学会克制自己不合理要求的基本方法。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前填写心愿卡活动,学生交流自己想要的东西,教师做分类总结。 2.通过小组猜想、辨析、演绎等方式,懂得“合理”和“不合理”消费的区别,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购物要求。 3.通过帮一帮,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克制自己不合理要求的基本方法,初步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3分钟) 导入:播放滚动视频,展示学生的心愿卡数据,学生谈感受,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合理消费) 评价任务一 环节二 (20分钟) 活动一:集思广益猜一猜 1.请你猜想一下,心愿卡上的哪些东西父母是不会同意购买的,为什么? 2.观看视频,你觉得小茜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 活动二:群策群力辩一辩 1.辨析:在合理购物的诉求下,有没有必要买贵的商品? 2.演一演:针对两位同学的购买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