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学习任务一 单文阅读与鉴赏 学习任务二 群文整合与探究 学习任务三 表达与交流 学习任务一 单文阅读与鉴赏 【任务目标】 1.理解新闻人物的时代意义、社会价值和独特风貌。 2.认识人物通讯在选取材料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 3.感受写人记事中抓住人物特征和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有作用。 4.体会通讯语言的准确、形象、明快、富于感情等特点。 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 【走近通讯人物】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享誉海内 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 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 水稻之父”。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 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贡献。袁隆平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学习任务一 【追溯背景】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以上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文是在袁隆平获奖后,发表在《科技日报》上的一篇关于袁隆平先进事迹的人物报道。 学习任务一 【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新闻性。通讯和消息一样,必须具有新闻性,不仅要真实,而且要新鲜,可以记录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等。②文学性。通讯不同于客观记述事实的消息,带有较多的文学色彩,比如语言生动形象,人物典型,注重细节,记叙、描写是其主要表达方式。③评论性。新闻有鲜明的主题,歌颂什么、赞扬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所以,抒情与议论也常常是其使用的表达方式。 学习任务一 通讯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人物通讯是一种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通讯。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三种类型:①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②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③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学习任务一 【基础梳理】 1.读准字音 稻菽( ) 山麓( ) 一蔸( ) 稻穗( ) 淤泥( ) 花蕊( ) 籼稻( ) 米糠( ) 辩驳( ) 汕优( ) 掖 屏 suì yū dōu shū lù · · · · · 学习任务一 ruǐ · xiān · kāng · bó · shàn · yē · yè · b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