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02235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12-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89704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课,中国,近代,当代,政治制度,演变
  • cover
(课件网)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照片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大总统誓词》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壹 重要名词 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政党政治、训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三三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贰 课程标准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 重点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 1911年末,清廷与南方革命政府进行“南北议和”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袁世凯同意民主共和,作为条件,袁世凯要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13日,孙中山辞职;15日,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13日,孙中山辞职;15日,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 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 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 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 别。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 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 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之。 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统率海陆军之权。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 ———摘编自1912年1月2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临时约法》进行简要评价。 积极性:政治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在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经济上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局限:存在“因人设法”,有违立法公正性;职权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1912年,同盟会联合四个小党改组为国民党。 (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党政治 1913年3月 “宋教仁案”。 布置暗杀活动的人“穷究”为国务总理赵秉钧。“宋案”真相公布,全国哗然。 1913年7月-9月“二次革命”,失败。 1913年10月,袁任正式大总统。 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多党竞争性民主尝试被袁世凯扼杀,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