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 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 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 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及青藏高原这些地区,逐步形成了以采集狩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文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逐渐产生的是以早田粟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史前文化;长江流域逐渐形成以水田稻作农业为主的史前文化。这表明() A. 中原地区的文明辐射到各地 B. 中国古代文明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C.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先进性 D.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特点 3. 《孟子》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这一土地制度( ) A. 实现了全国土地平均分配 B. 表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实质是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D. 得益于铁制农具的推广 4.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开始在秦国推行,以下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废井田,开阡陌” ③车同轨,书同文④实行什伍连坐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韩非治国思想。材料说明( ) 孔子 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韩非 君主不要谈礼义,主张实行法治。 A. 儒家思想更能适应诸侯争霸环境 B. 法家思想难以在全国普遍推行 C. 治国思想差异源于阶级立场不同 D. 儒法之争实为德治与法治之争 6.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这一称号的确立表明( )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B.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 D. 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凸显 7.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国领郡由汉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汉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这一变化 A. 密切了中央与王国的联系 B. 全面解除了王国的威胁 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8. 自西晋开始,家世已经成为品第高下的主要依据,但士族子弟起家在形式上仍须中正给予品、状,士族子弟必须参预时风,接受士林舆论的评价。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魏晋时期( ) ①士族掌控了官员考核权 ②官员素养不断提高 ③官员选拔有较严格程序 ④察举人才以德为先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9. 北宋建国初期,设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政,枢密院分割宰相的掌兵之权,拥有军国机务、兵防、边备、军马等的出令权以及武臣的迁升任免权。这反映了宋( ) A. 君主专制加强 B. 以武立国的方略 C. 礼乐制度加强 D. 内外相制的策略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撰写“自序”都喜欢追述祖先及其家族传统,重视颂扬家族荣光和祖先事迹,家传撰修者在写家传名称时也喜欢冠以地望。这些可以佐证当时( ) A. 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风气 B. 宗法制度依然发挥作用 C. 皇权至上思想发生动摇 D. 士族官员主导文化变迁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