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 古诗词三首 第 1 课时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朗读古诗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小提示: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二三”格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小提示:七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四三”格式。 解诗意 轻声朗读《宿建德江》,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想 一想诗句的意思。 在难理解的地方,做个标记,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1 2 想画面 默读《宿建德江》,想一想:诗句中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诗人将船停靠在烟渚边,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画面 1:江面升腾的水雾弥散四周,笼罩着整个江面, 远远望去,所有的景物都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如幻如 梦,似真还虚。 画面 2:旷野无垠,苍苍茫茫,那本该生机勃勃的原野 看起来却是萧条寂寥,那本该用晚霞渲染的天幕也变得低沉 压抑。抬眼望去,远处的天空似乎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画面 3:夜幕降临,江水清澈,天底下唯一与自己亲 近的只有那高挂在天上的明月。那月儿倒映在澄清的江水 中,抚慰着客船上孤独的人。 品画面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地说一说整个画面带给 你的感受。 空旷、寂静、凄清 悟诗情 反复诵读《宿建德江》,想一想:诗人置身此景,心情怎样?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悟诗情 反复诵读《宿建德江》,想一想:诗人置身此景,心情怎样?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究竟因何而愁?你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愁”? 补充背景资料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 诗派的代表。 孟浩然早年曾热心功名,但科考屡次失利,一直没 有做过大官。于是,他钟情于山水,隐居田园,成为了 著名的诗人。 孟浩然科举失意后,离乡赴洛阳,在漫游吴越之时 写下了此诗。 孟浩然 悟诗情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触景生情 愁———失意苦闷、羁旅思乡、孤独寂寞 合作学习 总结学习《宿建德江》的方法,与同学合作学习《六月二十 七日望湖楼醉书》。 准确 朗读 古诗学习 抓住景物特点 想象画面 运用多种方法 了解诗意 联系写作背景 体悟诗情 感情 诵读 学习交流 答疑解难: 翻墨 像打翻了的墨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跳珠 像洒落的珠子,争先恐后跳进船舱。 卷地风 席卷大地的狂风。 水如天 湖水像天空一样明净。 想画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画面 1: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 似乎马上就要泼下,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 画面 2: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 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 上倾倒而下,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画面 3: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突然, 一阵狂风席地卷来,飞沙走石,人们被风吹得都睁不开眼睛, 而这狂风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 画面 4:一时间,云开日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