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 棉纺织品 钢铁 煤炭 铁路 76% 190% 131% 增加到32000公里 材料一:……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1.观察表格,数据说明了什么?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工业发展很快。 2.左边史料数据又说明了什么? 虽然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工业发展很快,但是跟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相比,仍然十分落后。 3.此时阻碍俄国发展的是什么?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 材料一: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②沙皇专制统治下,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1.背景 材料一:俄国参加了一战。1914年东普鲁士之战,俄军伤亡25万之多;1915年的春夏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人员更是超过了170万人。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近一半被强征入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 游行示威 材料二: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1.背景 经济 政治 军事 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 一战激化了 社会矛盾 思考:如果你是当时的俄国农民、士兵或者是工人,你会对当时的社会 提出怎样的控诉?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二月革命 要面包、土地 要和平,反对战争 打倒沙皇统治 两个政 权并存 打倒沙皇 打倒战争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示威游行 武装 起义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同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 —《全球通史》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国内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土地,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成立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四月提纲》 面包 土地 和平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结合教材P40,思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是怎样的?是否满足了人民的愿望? 对内:(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 对外:(没有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反而要履行沙皇“义务”将战争进行到底,引起人民更大不满。)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917年4月,列宁辗转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下令前线俄军进攻,妄图以战争消灭革命,但这次冒险进攻遭到惨败。1917年7月17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要求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遭到临时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