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10 纸的发明》教案 一、教材分析 《纸的发明》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 “传统文化” 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从古代人们在龟甲、兽骨上刻字,到青铜器、竹片、木片、丝绸上写字,再到蔡伦改进造纸术,最后阐述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课文叙述清晰,语言简洁明了,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历程,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他们对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古代文字记录方式和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可能较为陌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一)文化自信 了解纸的发明历史,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语言运用 1. 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 “学富五车”“普及” 等词语的意思。 2.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纸的发明过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思维能力 1.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思考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字记录方式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审美创造 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体会作者在介绍纸的发明过程中所运用的简洁明了的语言美。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纸的发明过程,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 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五、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古代文字记录方式的图片、造纸过程的视频等。 2. 收集与纸的发明相关的资料,如蔡伦的生平事迹等。 3. 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六、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1. 展示各种精美的纸张制品,如书法作品、绘画、书籍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对纸的了解。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这么多漂亮的东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材料,那就是纸。你们在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纸呢?纸都有哪些用途呢? 2. 引出课题: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那么,纸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纸的发明》去探寻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易错字的读音,如 “创”(chuàng)、“存”(cún)、“鲜”(xiǎn)等。 3.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例如:“麻” 字可以用 “广” 加 “林” 来记忆;“洲” 字可以和 “州” 字进行比较记忆。 4.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粗糙”(不精细,不光滑)等。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提问: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你们能说说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吗?它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纸的发明过程的呢? 2. 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课文主要讲了纸的发明过程,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古代人们在龟甲、兽骨上刻字,到青铜器、竹片、木片、丝绸上写字,再到蔡伦改进造纸术,最后讲到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四)精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在纸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