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21206

【高效课堂】21《古诗三首》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1123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效,课堂,古诗三首,课时,学习,任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1.品味古诗词之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自信)2.有感情地诵读三首古诗词,能借助注释、插图等说说大意。(语言运用)3.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思维能力)4.在反复朗读中想象诗词画面,体会诗词意境。(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 1.朗读《古诗词三首》,感受诗人笔下的景色。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较难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2.跟着古人赏美景,一起来走“字词生花路”!1)认“识字花”。读词语。浣女 那畔 榆关 聒碎2)识“多音花”。读句子,注意“更”字和“泊”字的读音。虽已三更(ɡēnɡ),但心事重重的他却更(ɡènɡ)加清醒了。湖泊(pō)上停泊(bó)着一艘小艇。3.写“生字花”写“生字花”。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把难写的字多练习。 4.跟着诗人去旅行。请你帮诗人补充完整“行程日志”山居秋暝旅行者: _____ 生活朝代: _____ 出行原因: _____ 出行时间: _____出行地点: _____ 此行作品: _____笔下之景: _____ 枫桥夜泊旅行者: _____ 生活朝代: _____ 出行原因: _____ 出行时间: _____出行地点: _____ 此行作品: _____笔下之景: _____ 长相思旅行者: _____ 生活朝代: _____ 出行原因: _____ 出行时间: _____出行地点: _____ 此行作品: _____笔下之景: _____ 任务二: 文章内容梳理:活动一:回顾预学1.朗读《古诗词三首》,感受诗人笔下的景色。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较难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2.跟着古人赏美景,一起来走“字词生花路”!1)认“识字花”。读词语。浣女 那畔 榆关 聒碎2)识“多音花”。读句子,注意“更”字和“泊”字的读音。虽已三更(ɡēnɡ),但心事重重的他却更(ɡènɡ)加清醒了。湖泊(pō)上停泊(bó)着一艘小艇。3.写“生字花”写“生字花”。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把难写的字多练习。 4.跟着诗人去旅行。请你帮诗人补充完整“行程日志”山居秋暝旅行者: _____王维____ 生活朝代: _____唐_____ 出行原因: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出行时间: _初秋时节____出行地点: ____山村___ 此行作品: __《山居秋暝》__笔下之景:空山、新雨、明月、松林、山石山泉、竹林、浣女、渔舟、莲叶 枫桥夜泊旅行者: ___张继__ 生活朝代: ____唐____ 出行原因: 安史之乱后,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作者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 出行时间: ____秋夜____出行地点: __苏州城外的枫桥 此行作品: __《枫桥夜泊》__笔下之景: _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 长相思旅行者: __纳兰性德___ 生活朝代: ___清_____ 出行原因:诗人随康熙帝东巡祭陵期间,当时诗人跟随康熙帝出山海关。 出行时间: __二月____出行地点: ____边塞_____ 此行作品: ____《长相思》___笔下之景: __山、水、千帐灯、风雪__ 活动二:解古诗在朗读中,我们欣赏了三位诗人呈现的各具特色的景色,那诗人们是用什么景物描写方法表现景物特色的呢?诗词中是如何体现这样的描写方法的?诗人借此又抒发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跟随诗人脚步一起走进古诗词,并将表格填写完整!诗名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思想感情《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 学习提示:1)精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学习诗人运用的写景方法,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1.《山居秋暝》精读精讲1)解诗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空旷的山野刚刚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