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1849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7731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世界和平要不要?大声说出来。 因为你是各善良宝宝。 今天的话题是: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要! 在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 热爱和平 讲性善论 擅长雄辩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其言论汇编在《孟子》一书中。 作者作品 孟子 作品简介 《孟子》 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四书五经” 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作者的看法, 见解或主张 用来证明 论点的材料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议论文文体 常用的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自由朗读: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③读出段落(尝试给文章分自然段)。 朗读全文 夫 郭 粟 寡 戚 畔 封疆 jiāng fú guō sù gu qī pàn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字音和节奏 天时 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 之 城,七里之郭, 环 而 攻 之 而 不胜。 夫 环 而攻之,必有得天时 者 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比得上 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外城 名作动,围 表修饰 它 表转折,却 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方圆三里 的 内城 语气词,不译 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这 的(原因) 语助词,表肯定。 表修饰 必定 指“得天时”这种情况 可是 城 非 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 去 之 , 是 地利不如人和也。 不是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的人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坚固锐利 粮食 城墙 表承接 代这座城池 充足 这 故 曰: 域 民不 以 封疆 之 界, 固 国 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 名作动,限制 凭,靠 的 形作动,巩固 国防 险要 形作动,震慑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