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2848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骊山怀古》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770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九年级,统编,PPT,24张,单元
  • cover
(课件网)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了解作者 张养浩(1270--1329) 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与关汉卿、白朴和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曾任监察御史,因为人正直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来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几年后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十年间,朝廷七次邀请,都被拒绝。)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写作背景 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武宗时任检察御史,上疏论时政,因言论激切,遭陷罢官。仁宗时应召再出,官至礼部尚书。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因 关中旱灾,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中经过潼关,看到当时吏治的黑暗,人民的痛苦,便失声痛哭,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史 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山坡羊 潼关怀古》当作于此次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这首小令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踌躇 伤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人站在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 “潼关” 潼关东有崤山,北临黄河,西接华岳,地形险要,气势宏伟,易守难攻,是西都长安的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聚 把本来处于静态的山人格化,显示出西岳华山的高大峻奇。 怒 给动态的水赋予人的情感,写出了黄河奔腾跳跃的气势。 为何而“聚”,为何而“怒”?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在那里龙争虎斗,威震一时,然而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 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西都”与“秦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川形胜依旧,朝代兴亡不断。每一王朝兴起,都要用百姓的血汗和艰苦的劳役建筑豪华富丽的宫殿园囿,到了王朝覆灭时,百姓又饱受战乱的杀戮和残害。 诵读诗词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lí山/四顾,阿ē房páng/一炬,当时奢shē侈chǐ/今何处?只见/草萧xiāo疏shū,水萦yíng纡yū。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朗读诗歌,注意读音、节奏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正音: 峰峦( luán ) 如聚jù 踌躇(chòuchú ) 宫阙( què ) 兴( xīng ),百姓苦 伤心秦汉经行xíng处 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词译文 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 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