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6160

【大单元】统编版语文四上第七单元解析与规划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610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统编,语文,第七,解析,规划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四年级/上 单元 七单元 单元主题任务:家国情怀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安排: 本单元以“家国情———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还有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巨大动力作用的延安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是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梅兰芳蓄须》一课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书信”,属于应用文方面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材在此之前有关于写留言条等方面的练习,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 课程标准 【总目标】 本单元以“家国情———为主题,通过一系列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阅读与鉴赏】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能够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把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 积累词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积累并运用新学到的词语和句子,丰富自己的语言库。 体会情感:通过朗读、品读等方式,学生能够体会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对文本的鉴赏能力。 阅读策略:学生应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联系上下文等,以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表达与交流】 口头表达:学生能够就课文内容或相关话题进行口头表达,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书面表达:在习作方面,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写出具有一定结构和内容的短文,注意抓住人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同时,学生应学会运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提高书面表达的效果。 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够在交流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想法。 语文要素进阶: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延续和提升,还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教材编排循序渐进:从“了解……把握……”到“关注……把握……”再到“学习把握”,有梯度、有层次,不仅体现了从“一件事”到“多件事”的递进,也体现了在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中概括能力的提高。 教材解读表格 课文内容简介教学要点21.古诗三首本课是古诗三首,教学生朗诵古诗的节奏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为今后的古诗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诵古诗。1.认识36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会写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