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6723

第1课 我们走在大路上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0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945185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我们,走在,路上,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热情自豪 我们走在大路上 如何通过构图表现人物关系,突出作品的表现力 同学们,你看见了什么? 画面中间一群年轻的藏族修路工人边走边唱 我们走在大路上 (油画)1964 潘世勋 中国美术馆藏 品画 感知画面 畅所欲言 品画 感知画面 畅所欲言 为什么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一群年轻的工人?说说作品构图是如何突出主题的?(可在重心、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重点塑造居于画面中间的几位藏族青年女工的形象,以及他们那坚实有力、充满动感的步态都充分体现了此作品所要表达的时代主题。 人物动线:“之”字形走位。 主题: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人物所有目光聚焦中心 为什么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一群年轻的工人?说说作品构图是如何突出主题的?(可在重心、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表现了参加建设的藏族人民朝气蓬勃、热情高涨的精神面貌。 手中扬起来的衣服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 环境真实感 象征着轻松愉悦的心情 品画 感知画面 畅所欲言 同学们,请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鉴赏法,分析作品。 描述:你看见什么? 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解释:作者想表达什么? 评价:你喜欢这件作品吗?为什么? 飞扬的裙摆、红色的压路机、年轻的工人们··· 虽是写实的画风,却注意运用笔触,注重画面色彩的节奏变化,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了青藏高原上清新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表现了参加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藏族人民朝气蓬勃、热情高涨的精神面貌。 着意塑造的几位藏族青年女工的形象,以及他们那坚实有力、充满动感的步态都充分体现了此作品所要表达的时代主题。 那个时代翻身农奴意气风发,西藏从此有了第一代工人阶级,在走一条崭新的大道上。 读画 我是演说家 阅读经典 共同的动势 绘画中,动势是指艺术家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等元素传递出来的一种流动感和方向感。共同的动势不仅仅体现物体的运动,也可以体现出情感和意境,使画面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什么是动势? 学知识 飘动的白云 55.×76cm(石板画)1990 苏新平 中国美术馆藏 画面中的三位人物一齐回首,望向身后飘动的白云,让画面充满诗意。 同学们,你看见了什么? 品画 感知画面 畅所欲言 人物同步一致的动作与背景中聚集的白云使画面富有动感,又不失统一感。 如此动势,你有什么感受? 课堂探究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作品构图运用了什么基本形? 三名藏族女孩在优雅表演打酥油 三角形构图 作品构图与主题表达有何关系? 人物同步一致的动作与背景中聚集的白云使画面既富有动感,又不失统一感。以抒发对人与自然和谐世界的向往。 草原上(油画)1990 马常力 中国美术馆藏 课堂探究 尝试画出该作品的构图示意图? 课堂探究 变化与层次 当画面有多个人物时,处理好人物之间的关系能让画面富有层次感。画面主体人物一般处于显要的位置,刻画得更深入;其他人物处于次要位置,刻画适当简约。这样画面才能有主次、大小、虚实的变化,层次感更强。 什么是变化与层次? 学知识 背景环境 其他人物 主体人物 房屋、动物等 背景中的小女孩 背着背篓的三位 请根据画面提示,在虚线方框中描述相应的对象。 实 虚 虚 《 喜 遇 》 103×105cm(油画)1981 陈一峰 中国美术馆藏 课堂探究 视线 视线 方位 颜色的层次变化分开了前后关系。 近实远虚,越近的物体越实,相反越远的物体越虚也会更灰,对比会弱化! 刻画细节多少的变化,主次分明。 刻画物体的大小变化...... 变化与层次在画面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探究 聚焦中心 画面的主要元素或焦点在一个中心位置,让观者的目光和注意力自然地被引导过去,能够加强画面的组织性和视觉冲击力,从而让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