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8360

2025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强化练习题-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653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解析,遗传物质,要的,DNA,苏教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2023江苏泰州中学期中)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粗糙,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光滑 B.S型细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细菌后的小鼠仍存活 C.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 D.该实验未证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的DNA引起的 2.(2024江苏徐州铜山期中)1944年,艾弗里等人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④加入DNA酶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B.①②③④培养液中都能分离出R型菌 C.只有③培养液中能转化出S型菌 D.此实验证明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3.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后重复了相关实验,其目的是验证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相关实验为A组接种正常R型细菌,B组接种正常S型细菌,C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D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正常的R型细菌的混合液。培养结果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为S型细菌菌落,为R型细菌菌落。 (1)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    组。实验中的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以及培养时间等属于      (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 (2)观察D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D组实验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实验时对S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根据   组实验结果可否定此假设。 (3)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S型细菌中存在着某种     ,该物质可将无致病性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 (4)艾弗里等人研究发现S型细菌中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   。 (5)兴趣小组又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则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入小鼠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题组二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是生物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用32P和35S对同一噬菌体进行标记 B.离心之前需对培养液进行充分搅拌 C.离心后含35S的噬菌体外壳位于沉淀物中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研究人员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T2噬菌体 B.离心后大肠杆菌存在于沉淀物中 C.大肠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D.该实验可以证明T2噬菌体的蛋白质能侵入大肠杆菌 6.(易错题)(2024江苏扬州期中)关于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更有说服力 B.T2噬菌体不能直接利用培养基中含35S的氨基酸合成子代蛋白质 C.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随子代噬菌体代数的增多而增强 D.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搅拌离心得到的沉淀物也可能放射性较高 题组三 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7.如图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部分实验,通过分析可知烟草花叶病毒(  ) A.寄生于细胞内,其遗传物质为RNA B.可单独生存,其遗传物质为蛋白质 C.寄生于细胞内,其遗传物质为蛋白质 D.可单独生存,其遗传物质为RNA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