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近代中国围绕国家主权贯穿的两条主线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强加给中国许多不平等条约,拥有完整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社会各阶级爱国人士为挽救民族危机,通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最终恢复了中国的独立自主。 资产阶级维新派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 与 列强侵略的加剧 目录 出路 危机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对太平天国旗帜下的农民造反者来说,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这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这个过程长达十数年,其起伏兴衰之迹是岁月难以磨灭的。蜿蜒曲折之中,既有胜利的欢欣,又有失败的血泪。悲剧和喜剧都包含着极其深刻丰富的社会内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南京市·总统府 (一)天国之兴(背景) 有清一代这一最大的叛乱,虽然久已孕育于时代的社会危机之中,却是由它的创始人早期经历中的一些离奇而偶然的事件发动起来的。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1.鸦片战争后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 富贵者纵恶不究,贫贱者有冤莫伸! 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天地会《万大洪告示》,1852年 道光十三年(1833),桂平蝗。十四年夏,浔州蝗,复大水。十五年,平南蝗…… ———《浔州府志》 2.自然灾害严重,加剧人民困苦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一)天国之兴(背景) ·洪秀全的个人际遇 - 1827年县试高中,随后府试落榜 - 第二次(1833年),得到《劝世良言》 - 第三次(1837年),大病。在异梦中开始对孔子及其经书进行批判 - 第四次(1843年),发誓要自己开科取天下士 3.洪秀全个人际遇的影响 ——— 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 极端失望;吸收基督教一些思想 4.基督教的催化作用 5.拜上帝会的创立 拜上帝会的创立为起义准备了思想和组织条件 - “奉天诛妖”的反清思想 ·阎罗妖———清帝,现实世界一切邪恶的根源 ·妖徒鬼卒———官吏及追随清朝的地主阶级分子 ·妖———非拜上帝会者,不认天父拜邪神的人 - 描绘“小天堂”的理想社会 - 神化自己,树立个人权威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二)天国之盛(壮大) 1.辉煌的军事行动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851年1月,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定都天京(今南京) (2)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鼎盛 ·占领湖北、江西、安徽的许多地方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二)天国之盛(壮大) 2.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的总纲———《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制定颁布 (2)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天朝田亩制度》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追求社会财富平均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二)天国之盛(壮大) 2.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的总纲———《天朝田亩制度》 (3)评价 ·革命性 - 土地公有,计口授田,代表农民的理想和要求,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落后性 - 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并企图用行政手段固定化,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空想性 - 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既不可能实现,又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未能实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