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科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姓名:_____ 班级:_____考号: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盐场制盐,利用的是海水的( )。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2.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时身体会感觉到凉,这主要是因为( ) 。 A.水是凉的 B.水珠凝结在身上 C.水蒸发吸收热量 3.水沸腾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翻滚 B.冒气泡 C.温度持续升高 4.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 )。 A.沸腾 B.蒸发 C.凝结 5.冬天戴着眼镜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会变模糊,这是因为( )。 A.水蒸气遇冷凝结 B.水的蒸发 C.水凝固成冰 6.烧开水后冒出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C.小冰晶 7.关于水的三种状态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 B.水结冰时体积没有改变 C.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8.在一玻璃杯中装上一部分水, 在水位处做好标记,测得杯底至水面的高度为6厘米,放入冰箱冷冻,完全结冰后测量杯底至冰面的高度可能是( )。 A.低于6厘米 B.高于6厘米 C.高度不变,仍是6厘米 阅卷人 二、判断题 得分 9.寒冷的冬季,汽车不开时要及时放掉水箱中的水,避免水结冰后把水箱胀破。 ( ) 10.水变成冰的过程中,需要温度低于0℃。( ) 11.倒入杯中的开水冒出热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 12.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温暖的屋内,眼镜上就会起一层雾。这层雾就是水蒸气。( ) 1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 14.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同。( ) 15.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 16.湿衣服被太阳晒一天变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水被太阳吸收了。( ) 阅卷人 三、填空题 得分 17.水慢慢变成 飞散到 的现象叫蒸发,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 。 18.做“探究水沸腾时”水温变化和出现的现象实验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当水的温度升到 ℃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温度 。 19.清晨,小草叶子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 20.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 ℃开始沸腾;冷却到 ℃会结冰。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四、实验探究题 得分 21.水结冰实验 实验材料:烧杯、冰块、盐、温度计、试管、水、铁架台 (1)实验方法:小花先在试管里加约3毫升水,用温度计测水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试管的水中,但不能触碰试管的 和 ,然后准备一个烧杯,将碎冰倒入烧杯里,再撒较多食盐,最后将试管插入碎冰中,每隔1分钟观察并记录试管内的水温和水的状态变化。 (2)小花读数时眼睛的位置如图,正确的是( )。 A. B. C. (3)实验现象:我们发现水温不断下降,当水温在 ℃时,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试管里的水全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没结冰时水的高度 (填“高”或“低”):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 (填“大”或“小”)了。我们在碎冰中撒较多的食盐,是为了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实验结论:液态的水在 (填“遇冷”或“受热”)时可能会结冰。 22.我的猜想:增加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实验材料:两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片,水槽中放入冷水,小电风扇 实验方法: 把两块玻璃片同时放进冷水中,同时取出来放在桌面上, 。 用小电风扇给其中的一块 ,另一块放在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