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时同步培优练习 【重点词语】 客路青山外( ) 海日生残夜( ) 乡书何处达( ) 次北固山下( ) 【古今异义】 次北固山下(古义: 。今义: ) 【词类活用】 潮平两岸阔( ) 一、文学常识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二、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潮平两岸阔,风正 一 帆悬。 三、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 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四、下列对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 第二句诗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 “日生残夜”“春人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 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 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的句子:“ , 。” 2. 《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 ” 3.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从题材上看,它属于 题目中“次”的意恩是 。诗中运用“记叙"这种表达方式的诗句是“ ” 4. 诗人的旅途是否顺利 从哪几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称道,它写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 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平和宁谧的环境里,江面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 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 五 、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 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 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做反衬的。 六、课内外比较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湾诗首句中的“青山”即题目中“北固山”,“行舟”“客路”已含旅途奔波之意。 B. 王维诗中的“孤烟”指烽烟,“候骑”指侦察、巡逻的骑兵,“都护”指前线统帅。 C. 两首诗的颈联既写景又言事,还蕴含着自然、人生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D. 两首诗炼字精妙,“平”字写出江潮涌涨,与岸齐平,“直”字写出烟的劲拔之美。 2. 两首诗都写到“归雁”,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 【重点词语】 1. 旅人前行的路 2. 升起,这里指太阳从海上升起 3. 家信 4. 停宿 【古今异义】 古义:停宿。今义:次序;次数等 【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宽阔 一、文学常识 唐代;王湾 二、停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三、答案为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是对偶句) 四、答案为 B(“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并非旧年春景令人难忘)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 五言律诗;思乡诗;停宿;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 旅途顺利。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看出。画面:潮水上涨与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