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85481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同步训练(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日期:2024-12-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1603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2024-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同步训练 【基础练】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可用来制造照明弹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C.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都需要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D.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 2. 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的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 D.“百炼成钢”与“滴水成冰”蕴含的科学原理不同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可用来制造照明弹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C.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都需要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D.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 4.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重65.5克,以下关于此“青铜面具”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锡 B.面具表面有一些绿色固体,是铜被氧气氧化生成的氧化铜 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 D.青铜的强度高、可塑性好、耐磨、耐腐蚀,常用于轴承、齿轮等制作 5. 下列叙述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验证铁和银的活动性: 置换反应 B.铝耐腐蚀的原因: 化合反应 C.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P + 5O2 2P2O5 氧化反应 D.过氧化氢制氧气: 分解反应 6.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通常所说的金属材料,就是指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合金 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金属,在氧气中也一定不能燃烧 D.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7. 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下列关于金属镁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镁是一种黑色固体 B.镁在空气中可以被点燃 C.将镁条放入食醋中,会产生气泡 D.镁粉可以用于制作烟花 8. 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 FeCl2 B.ZnCl2 C.FeCl3 D.MgSO4 9. 现将等质量且形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B.反应的速率:乙<丙<甲 C.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D.甲、乙、丙可能分别是锌、铁、镁 10.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不同金属 C.向等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D.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1. 某金属混合物1.25g,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0.1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和Al B.Fe和Al C.Zn和Cu D.Fe和Na 12. 将5.6g含有其他金属杂质的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g,则其所含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组合中的 A.Mg、Zn B.Al、Cu C.Mg、Al D.Mg、Cu 【提升练】 13. 如图1装置所示进行实验:利用传感器测定铜与氧气反应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在50mL硬质玻璃管内加入足量铜粉,启动氧气传感器,点燃酒精灯,反应结束后移走酒精灯。实验中氧气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 (1)实验过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根据图2中曲线,从 段可知(填字母),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CD段氧气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