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87415

23《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81469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cover
(课件网) 躺平代言人 孟子 小志 NO! 导入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 /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shùn quǎn yuè gé zēng fú bì jiàng 初读感知 本文提出了一个什么论点?(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田地。 选拔、任用。 捣土用的杵。 狱官。 集市。 兴起,指被任用。 介词,从。 译文: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文意疏通 01舜发于畎亩之中 听他人故事 0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0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04孙叔敖举于海 05管夷吾举于士 06百里奚举于市 人物 出身 成就 共同点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舜 傅说 胶鬲 孙叔敖 管夷吾 百里奚 畎亩(农) 天子 版筑(泥水匠) 相 鱼盐(小贩) 辅佐君王 士(监狱) 相 海(隐居) 相 市(集市) 大夫 出身卑微,经历磨难,终有作为。 发现共同点 文章开篇列举的六个人物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 作用: 文章开始一连用了六个排比句, 列举历史事实,为证明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更令人信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责任,使命。 使动用法,使……劳累。 使动用法,使……饥饿。 使动用法,使……痛苦。 使......财资缺乏。 违背。 扰乱。 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 使动用法,使……坚忍。 同“增”。增加 代词,这样,这个。 指原先不具备的能力。 文意疏通 给 以此 与曾同义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降下重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磨练内心志向,使他锻炼筋骨,使他能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让他感觉到所做的事情错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感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思考:成才的公式是什么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目的: 思想 身体 行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 客观———艰苦环境的磨练 趣味阅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封其快手,删其微信,收其电脑,夺其手机,使其百无聊赖,所以静坐思悟,弥补其所不足。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恒,常常; 过,名作动,犯错误。 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表现。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这样以后。 译文: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虑梗塞,然后才知道有所作为;(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现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文意疏通 困惑 脸色 过而能改 善于思考和反思 勇于表现和表达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