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92358

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624403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跨学科,结构,视频,内嵌,PPT,22张
  • cover
(课件网) 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模型和展示科学家的探索历程,进一步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进一步体会用元素和分子、原子观点认识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思路和方法。 新课导入 石墨 C60 金刚石 自然界存在着繁多的物质,物质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物质是怎么构成的 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类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且科学家们还在为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探索。 知识梳理 任务一 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 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呢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 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 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 2. 物理、化学等课程中对微观粒子运动特点实验的相关描述: 物理 固体扩散 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 知识梳理 化学 品红溶液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浓氨水使另一个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知识梳理 探究微观粒子需要观念、知识和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离不开科学仪器和实验技术的改进和突破。 超快阿秒激光脉冲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知识梳理 任务二 认识模型在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中的作用 1. 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课程中有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这些模型有哪些不同的学科特点呢? 化学 知识梳理 物理 雷模型 蒸汽机模型 知识梳理 生物 植物细胞模型 动物细胞模型 知识梳理 物质 元素 分子 原子 离子 构 成 分为 得 失电 子 2.元素、分子、原子(包括原子核、核外电子等)与物质的层次关系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带正电)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知识梳理 3.科学家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古代原子观点 我国哲学家墨子提出,“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atom)。 知识梳理 近代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 1803年 实心球体 1897年 葡萄干面包式 1913年 分层模型 1926-1935 电子云模型 1911年 带核的结构 知识梳理 用橡皮泥、绿豆、小米等材料制作原子模型 知识梳理 任务三 以水为例梳理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认识思路 1. 科学家发现水的组成的历程 知识梳理 建立原子学说 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且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氢气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的微观过程是: (水属于复杂原子) 道尔顿 科学家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水的组成 + → 氢原子 氧原子 水原子 知识梳理 提出气体化合体积定律 通过实验发现2体积氢气和1体积氧气反应生成2体积水蒸气,推测: + → 氢原子 氧原子 水原子 盖 - 吕萨克 知识梳理 提出分子学说 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提出“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气体含有相同数目分子”,推测: + →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阿伏伽德罗 19世纪60年代,分子学说被广泛接受后,水的化学式逐渐被同意确定为H2O 知识梳理 2. 制作模型展示科学家探究水的组成与结构的过程。 试着用纸板、橡皮泥等材料,根据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论”制作水分子模型、氢气燃烧过程物质变化模型。 准备材料:两种颜色的橡皮泥或黏土、牙签 把橡皮泥做成小圆球形状 用牙签把做好的小圆球连接起来 知识梳理 练习与应用 分析上图得出: ①表示_____构成的; ②的名称是 _____;在原子中,质子数_____ 核外电子数。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离子 原子核 核电荷数 2.下列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 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 B. 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C.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