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教学设计 课题 民族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o 学情分析 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知识。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提供中国民族分布图和填表活动,以图析文,图文结合,对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就可得出各民族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等。教材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学习目标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共性和差异,养成各民族和睦的情感; 通过判读地图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重难点 1、要求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共性和差异,养成各民族和睦的情感;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开展课堂调查,大家所了解到的本地区、本校、本班级有没有不同民族的同学,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进行调查。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环节二:自学: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可以询问学生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通过与学生对话,深人浅出地解释说明。 2.解释说明“统一”"和谐”的含义:可以举典型、感人的案例,动之以情。 3.56个民族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表,,可举些实例说明我国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重大意义。 4,。指导学生读图1.16时,还可以说明天安门是我国的国家标志,天安门广场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代表场所,图中景象显示我国56个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 5.解释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说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由各民族共同打造的,是各民族共同尊崇的。可以提供一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传统作出贡献的生动案例,激发情感,理解国策。 6.比较我国与日本的民族组成,主要是从民族的种类多少来作比较。 8.结合我国人口分布与我国民族融合与多元发展,根据逻辑推导我国民族的分布。 1.让学生读表来印证课文。 2.图1.17和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说出这句话。除了图中的几种文字,其他民族的学生,还可以用自己的民族文字在黑板上写出这句话。 设计意图 说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由各民族共同打造的,是各民族共同尊崇的。激发情感,理解国策,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环节三: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总结民族分布的特点。。 2.归纳出汉族遍布全国,相对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和中部,西部和东北部与少数民族杂居较多的特点。还应延伸到归纳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即广布全国,相对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部。 1.阅读课文得知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读图1.19,运用我国民族分布的普遍规律判读活动第1题中一些民族的分布。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学生参照幻灯片回顾并读背主干知识。 环节五:反馈练习 完成基础训练 8分钟 设计意图: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改进 (1)本节课以学生为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分析、开展竞赛、趣味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 (2)根据教材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