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登 高 杜甫 下列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素养目标 1. 了解诗人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学习七言律诗的相关知识。 2. 学习诗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营造的浓郁悲凉的意境。 3.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登高必到高处,到高处则视野广阔、一览无遗,胸襟为之开阔,无所阻碍,一种浩然之气顿时从中喷涌而出,从而获得某种期待的生命意义,正所谓“荡胸生曾云”,可借此暂时从世间琐事中挣脱,无复辗转腾挪于其间。故而登高是兴致盎然、豪情满怀的。 但伫立高处,人迹少至,在获得一份宁静的同时,也易将登临者的思绪拉入对自己生活、生命的思考之中。原因在于,登上高处,看到天地的广阔、宇宙的无穷,联系自身,极易产生自我的渺小之感:登上高处,也极易感受到周围物体的细微的变化,于是感受到时间的邈远和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流逝,常常让人思古人、追来者,发出生命短暂的慨叹。所以,登高也往往是愁思满怀。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结论:忧国忧民的形象 作者简介 下列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前),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表现了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初定理想,积极进取)。 杜甫诗歌创作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忠君、渴望为官、建功立业,却又对求官之路深感失望,壮志难酬,无奈、孤独、无助;对于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让杜甫开始关注民生,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爆发,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代表作《月夜》、《月夜忆舍弟》《春望》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肃宗上元元年(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