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98553

七上第一单元“四时美景”单元主题写作素材与运用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9次 大小:127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一,四时美景,主题,写作,素材
  • cover
单元主题写作素材与运用 ———七上第一单元“四时美景”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美景”,所选取的三篇散文、四首古诗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有对春的赞美,有对冬的倾诉,有对四季的雨的吟唱;有秋天的大海的描绘,有晚春的叹息,有在冬末春初时在北固山下对长江的观览,有对北方深秋远行路途中风景的描绘。都反映了作者在人生某个特定时刻的眼中风景、真切感受和心灵状态。 自然是万物的母亲,她给予了人类生命;自然又是无言的智者,她带给人类智慧。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思想感情,就是自然情怀。作为中学生,我们要自觉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既要善于从名家名作中汲取精神和美的养分,主动积累素材,走近丰富多彩的自然画卷,又要善于观察,发现身边美的风景,描绘出自己眼中心中的风景。 1.朱自清笔下经典的春日画卷 《春》以诗的笔调,描写和讴歌了中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景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 2.老舍心中温晴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国待了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对这里冬天的““温晴”感受非常强烈。他紧紧抓住济南冬天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他主要抓住济南的山和水的特点,采用比喻、比拟等生动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济南冬天富有韵味的画卷,表达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3.刘湛秋眼中四季不同性格的雨 该文作者以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分别细致描写了不同季节雨的形态特点,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表现得亲切可爱,表达了自身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行文思路清晰自然,分段描绘出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的美丽,娇媚,温柔,细润,甜美;夏雨热烈,粗犷也奔放;秋雨端庄而沉思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 4.曹操胸中秋日的沧海 《观沧海》描写了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看到大海的壮阔景象,借景抒情,抒写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日月星辰,都像从大海中生出。抒写自己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的胸襟。 5.李白在春末的牵挂中写下的友情 这首诗是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想象,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借明月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 6.王湾的希望之春 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7.马致远在秋日旅途的愁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是九种景物连缀在一起,每种景物以一个表现其特征的词来表现,组成一幅凝练的秋郊夕照图,不加雕饰、自然天成,后一句直抒胸臆,余韵无穷,将孤苦悲凉之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1.初唐,张若虚笔下的春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