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0283

山东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修》第三单元 第8课《雨霖铃》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3272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8课,2份,教学设计,ppt,17张
    姓名 庞志荣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 单位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霖铃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鲁人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修》模块中的一篇。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柳永的代表作。以“离情”为线索,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我选择《雨霖铃》这首词是为了让学生对婉约派风格有一个大致了解,进而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但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结合本文文体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一、了解作家作品。二、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及情感。三、合作交流,鉴赏诗歌,掌握艺术手法。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节课使用ppt课件和朗读音频。整节课中基础知识的检查、对课文整体感知和深入探究问题的设计、学生回答后答案的明确、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都使用ppt课件,学生在早读预读后课上听名家朗读使用朗读音频。预期效果是达到本节课三个教学目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情境导入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的,在现实生活中,别离是一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大家想一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学生回忆,教师提示)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郊的《游子吟》等等。 倾听、回忆进入学习状态 ppt幻灯片 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ppt幻灯片 齐读、理解 ppt幻灯片 预习检查,了解作者,初读课文。(自学、展学) 请学生简介作者、教师明确要点,齐读后正音、强调读准节奏。 学生简介作者、记常识要点,齐读课文 ppt幻灯片 初步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让学生回答本文主旨句,明确情感基调。 思考、回答 ppt幻灯片 诵读,听范读,读出感情(互学、点学) 请学生读出感情、点评提醒学生把握语速、感情基调 学生读、倾听、评价、再齐读 朗读音频 品读、赏析艺术手法(自学、点学) 让学生赏析,教师点拨 品读,赏析 ppt幻灯片 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师明确 思考回答 ppt幻灯片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这是针对一首诗词的学习,紧扣文体教学,我确定两个目标: 一是读,让更多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读出词的感情,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学生试读、互评、师点评,找出读得不够好的共性问题然后听范读点拨再品读。 二是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本词的艺术手法,本文可赏析的手法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白描、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等,让学生先赏析教师再点拨赏析的规范性。 以上两个目标都是紧扣针对本文内容我设计的主问题“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确定的。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要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结合我校提出的“14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