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04143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2-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53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注解梳理生字词,初步把握文意,积累优美的词、句;感受语言之美,领会“排比”“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体会叠词的运用效果。 2.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学习“对比”手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3.欣赏课文中的景物,探究作者寄寓在景物之中的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对比探究两篇文章在抒发情感的方式和特点;把握各自的语言特色。 4.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心理,以及“秋”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知人论世,探究作者在景物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归纳借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方法。 导入: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多姿,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沉雄,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浩渺烟波。它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绵绵愁绪,有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词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勃勃生机。那么在散文家郁达夫的眼中,北平的秋天又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走近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去看一看。 作为一个江南人,为什么郁达夫要留住北国之秋,而不是南国之秋呢 初步感知 1.题目“故都的秋”暗含些什么信息?将“故都”换为 “北京”、“北平”行否?有何不同? 明确:“故都”指的是北平,也是今天的北京,它曾是元明清三朝都城。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起,南京、广州、武汉都曾是政府所在地。1927至1938年期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不用“北京”因为民国期间1928年6月20日,改北京为北平。不用“北平的秋”,因为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当时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秋”--表明描写内容。因此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结对故都北平秋景秋色的回忆,表达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 从整篇文章来看,他的行文思路是比较清晰的。第一、二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出对北国之秋的思念向往。第3—11段,通过晨院观秋、清晨踏秋、衰蝉啼秋、闲人叹秋、和枣柿映秋五福图景描绘了故都之秋的景象。第12段宕开一笔,饱含文人对秋的深厚感情,进一步赞颂北国的秋。最后两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首尾照应,构思巧妙,也可见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与眷恋是贯穿于整篇文章中的。 2. 请再读第一、二自然段,找找哪句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统领全篇,是全篇的“文眼”。 3.作者选取五幅图来表现故都秋的特点,请从景物选取、景物特点、语言的色彩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鉴赏这些段落。小组交流,分享展示。从“景物选取,景物特点,语言的色彩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来呈现。 (1)秋晨图 鸽声、日光:“驯鸽的飞声”写出了城市的宁静,还有作者内心的安宁。“细数”两字传达出了作者悠闲的情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写出了环境的清静。 破屋:作者选“破屋”感受到的是带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这是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