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14491

一下23《今天我来做主人》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7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36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下,今天我来做主人,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cover
《今天我来做主人》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清晰阐述“做主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如主动承担责任、自主安排事务等。 2. 识别在家庭、学校等场景中可以“做主人”的具体行为,如在家帮忙摆放餐具、在学校整理自己的书桌等,并掌握这些行为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学会制定简单的“做主人”计划,包括明确任务、安排时间,并能初步实施计划,培养基本的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故事讲解、图片展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深入思考、踊跃交流、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思考力、表达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和学校事务,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和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生动故事、直观图片、现场示范等,让学生深刻理解“做主人”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产生主动“做主人”的意愿。 2. 指导学生掌握在不同场景下“做主人”的具体行为和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实践活动。 (二)教学难点 1.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将抽象的“做主人”概念转化为具体、易懂且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2.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做主人”的习惯,克服学生可能出现的依赖心理和三分钟热度现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法、体验式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 收集与“做主人”相关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如《小熊长大了》的故事视频、小朋友在家和学校做主人的图片集。 2. 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玩具餐具、小扫帚、小书桌模型等模拟家庭和学校场景的道具,以及代表不同角色的头饰。 3. 设计“做主人”任务卡片、个人计划模板和评价量表,用于课堂活动中的任务布置、计划制定和学生表现评价。 (二)学生准备 1. 观察自己家中或学校里大人或同学“做主人”的行为表现,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2. 准备一个小本子和彩笔,用于记录课堂内容和绘制自己的计划。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歌曲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引导学生跟唱,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 歌曲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歌曲里唱到小蜜蜂、小喜鹊都在辛勤劳动,它们都是自己生活的小主人。那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才能成为主人吗?” (二)认识“做主人” 1. 故事讲解 教师播放《小熊长大了》的故事视频:小熊在妈妈的照顾下慢慢长大,它看到妈妈每天都很辛苦地做家务,如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有一天,小熊决定要像妈妈一样做家里的主人,它开始尝试自己整理玩具、帮忙摆桌子、给小花浇水。虽然一开始小熊做得不是很好,但它没有放弃,慢慢地,小熊做得越来越熟练,妈妈也夸它长大了,是个能干的小主人。 视频播放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小熊做了哪些事情来成为家里的主人呀?你们觉得小熊这样做怎么样?”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做主人”的概念,即主动承担一些事务,为家庭或集体做出贡献,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2. 图片展示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一系列小朋友在家庭和学校“做主人”的图片,如小朋友在家扫地、在学校擦黑板、帮助同学整理书包等。 展示图片时,教师逐张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是不是在做主人呢?”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理解“做主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家庭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