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17626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12-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867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课,朝前,中期,鼎盛,危机,教案
  • cover
课题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学科 历史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授课老师 课时 2课时(80分钟) 教材 书名:《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材分析 随着高中历史课标的修订,《中外历史纲要》成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载体,高中历史又重新回到了通史的时序框架下。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3课。 从整本书的地位上来看,本课是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二课。本单元共三课,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讲述的明朝政治、经济、内陆边疆经略之变;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主要讲述的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本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作为单元的第二课,承接了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的内容,继续讲述清朝的历史发展。这一课着重探讨了清朝前中期面所达到的鼎盛状态,同时也揭示了这一时期所面临的种种危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清朝前中期社会发展的全貌,认识到这一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挑战。 从课文编排分析,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初显”。首先,“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这一子目聚焦于清朝前期政治体制的核心特点。康雍乾三代皇帝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他们的统治方式和政策对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这一子目,学生可以了解清朝前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过程,以及这种政治体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其次,“疆域的奠定”这一子目则着重讲述了清朝在疆域扩张和巩固方面的成就。清朝在统一全国后,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逐渐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这一子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清朝在边疆治理和对外关系方面的策略和成效,进而认识到这一时期中国在地域统一和国家建设方面的重要成就。最后,“统治危机初显”这一子目则揭示了清朝前中期在鼎盛背后所隐藏的种种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矛盾的积累,清朝的统治逐渐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这一子目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危机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总的来说,这种编排方式使得本课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关注了清朝前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也揭示了这一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清朝前中期的历史。 但也足以可见,本课教学容量巨大,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讲解时详略得当,重新构建逻辑,形成教学线索,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从初高中的教材联系上看,本课内容对应的是初中人教部编版的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相比较而言,高中课文内容浓缩程度高,思辨性更强。 学情分析 已有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包括清廷在边疆的治理、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等相关史实,因此学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由于高中历史更进一步地探究性和专业性,其难度较初中而言无疑更上一层楼,并且教师受课堂时间的局限,安排教学需详略有当,应以素养能力为导向,力图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突出重难点,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再现历史的教学方法,通过呈现丰富视频图文资料,通过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奏折制度、军机处、文字狱等基本史料,认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2. 了解统一台湾、抗击沙俄等一系列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史实,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