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18797

四下23《培养责任心》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39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下,培养责任心,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cover
《培养责任心》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责任心的概念与重要性,认识到责任心在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学校学习及社会交往中的积极影响。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责任表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掌握提升责任心的方法与策略。 3. 激发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培养勇于担当、主动负责的意识与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深入剖析责任心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责任心在多方面的具体体现。 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与活动,深刻体会责任心对个人及周围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培养责任心的方法,如制定计划、自我监督等。 2.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对责任心的认知转化为持久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责任感。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家庭背景,提供个性化的培养责任心的指导与建议,确保教学效果的普遍性与针对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1. 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以辅助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与展示。 2. 准备一些与责任心相关的故事卡片、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的白大褂、教师的教鞭、清洁工具等)、责任清单表格、奖励小贴纸等教学材料。 3. 布置教室环境,营造有利于讨论和分享的氛围,如将桌椅分组摆放,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走进教室,故意装作很着急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些未批改的作业和一本翻得很凌乱的课本,然后不小心将课本掉落在地,发出较大的声响。教师一边捡书,一边自言自语:“哎呀,最近事情太多了,忙得晕头转向,都不知道该先做什么好了。” 2. 教师接着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感觉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却没有做好,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认识责任心 1. 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小男孩在认真地打扫教室卫生,角落里堆放着他清理出来的垃圾,他的脸上满是专注和认真。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张图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小男孩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引导学生回答出“责任心”这个关键词。 2. 教师对责任心进行简单的解释:“责任心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义务和使命,并且能够认真地去完成这些任务,不逃避、不推诿。比如说,这个小男孩认真打扫教室卫生,就是在对班级这个小集体负责,他知道保持教室整洁是他的责任之一。” (三)责任心在生活中的体现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几张故事卡片,卡片上分别描述了不同的场景: 场景一:小明答应周末陪奶奶去公园散步,但是因为好朋友邀请他去玩电子游戏,他就忘记了和奶奶的约定。 场景二:小红在学校值日,她认真地扫地、擦黑板、整理桌椅,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才离开。 场景三:爸爸下班回家后,虽然很累,但是仍然坚持给家人做饭,因为他觉得照顾家人是他的责任。 场景四:老师生病了,但是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还是坚持带病上课。 2. 各小组阅读故事卡片后,进行讨论:“在这些场景中,哪些人表现出了责任心?哪些人没有?为什么?”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责任心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景中的具体体现。 (四)责任心的重要性 1.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因为一些人缺乏责任心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工人在建筑工地上不按照规范操作,导致建筑物出现安全隐患;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玩手机,引发交通事故等。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段视频中,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