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21897

3 我爱这土地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日期:2024-12-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86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我爱,土地,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语文
  • cover
《我爱这土地》教案 课题 我爱这土地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 通过朗读、教师点拨,感受本诗的节奏,体会诗中表达的爱国恋土之情。2. 找出文中的形象(如“土地”、“河流”、“风”等),理解这些形象象征的含义。3.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1.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找出文中意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的含义。2. 欣赏诗歌语言:体悟文章的四个形容词,“嘶哑的”、“悲愤的”、“激怒的”、“温柔的”所带的感彩。感受文章语言特色。 难点 1.体会作者怀着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意和对人民所受苦难的悲愤,愿献身祖国的深情。2.品读文末“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聆听《我的祖国》和欣赏图片,营造氛围。2.导语:漫步田间地头,徜徉溪流河湖,也许就是那么一个偶然的瞬间,你会突然发现我们身边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美丽。祖 国有这样雄浑壮丽的山河美景,让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为之歌唱,为之泣不成声。因为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我们把她比做母亲;因为对祖国的爱恋,我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虽仅仅10行,共110字,但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捧读它时,内心依然会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板书)我爱这土地3.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3.艾青的主要作品艾青的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4.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图片展示:1938年前后的中国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去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方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念。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重要篇幅。”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祖国的挚爱。 引出课题内容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 讲授新课 1.看视频听读,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划分。(自带音视频课件展示)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