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古诗词三首 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宿建德江》是孟浩然途经建德江时所作。当时诗人因科举失利,仕途受到打击而漫游吴越。临近黄昏,诗人乘坐的船正停宿于建德江中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释题意 宿建德江 住宿、留宿 题意:住宿在建德江边。 自学古诗 1 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 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停船靠岸 黄昏时分 诗人自己 空阔 亲近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清,只有倒映的明月和舟中的人亲近。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主旨概括 《宿建德江》描写了诗人夜宿建德江,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羁旅的孤寂愁苦及对故乡的思念。 吟唱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豪放派词人代表。他在诗,词,赋,散文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饮醉酒后写下的诗。 题意: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酒醉后写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主旨概括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阵雨骤来骤去的变幻景色,表现了西湖奇特的景色。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题意: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上 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 其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诗人简介 公元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这首词是作者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附近,看到月夜乡村景色写下的一首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蝉叫声 丰收的年景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主旨概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写乡村夏夜月明风清,稻花飘香,蛙声和鸣,显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我会写 品德 喜鹊 金蝉 德行 鹊鸟 蝉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