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一、单选题 1.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曾是河湖密布、水草丰美的高原草甸区。目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修水平梯田 C.跨流域调水 D.种草植树 2.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列属于“三江源”的是( ) A.珠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怒江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今后,该地区应( ) A.增加农田面积 B.加强生态建设 C.大力开发水能 D.扩大牧场规模 4.三江源地区(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澜沧江以外,另外两江指的是( ) A.长江、黄河 B.长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珠江 D.珠江、塔里木河 川藏铁路是一条连接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的快速铁路,是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问题。 6.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降暴雪 B.洪涝频发 C.沙丘流动 D.山高谷深 7.下列对川藏铁路沿线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内潮汐能资源丰富 B.跨越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 C.区域内地势平坦、水网纵横 D.河流都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8.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列对该地区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建立三江源的自然保护区 B.大力开发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B. 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农田 D.开采当地的砂金增加经济收入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今后,该地区应( ) A.增加农田面积 B.加强生态建设 C.大力开发水能 D.扩大牧场规模 10.三江源地区(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植物只有不足100天的生长周期。上世纪90年代由于超载放牧、气候变化等影响,这里生态环境退化,我国于2020年底正式设立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图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三江源地区( ) A.雪山众多、冰川广布 B.地形崎岖、丛林密布 C.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D.遍地黄沙,戈壁众多 12.三江源地区植物生长周期较短的原因是( ) A.距海远,降水少 B.海拔高,气温低 C.纬度低,气温低 D.山地多,坡度大 13.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旅游 B.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C.保护高原草场,禁止放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最重要的因素 D.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15.下列关于图中阴影区域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①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区域②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区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