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30858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28761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同学们,人们常说“男子汉,大丈夫”“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能再举几个关于“大丈夫”的俗语吗? 大丈夫能屈能伸。 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新课导入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从古至今,关于大丈夫,有很多不同的言论。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富贵不能淫》,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是如何给“大丈夫”定义的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学会翻译并理解文意。 2.通过“大丈夫”的评选活动,理解“大丈夫”的内涵,理解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重点)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不同时代“大丈夫”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难点)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孔孟”,有“亚圣 ”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他主张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作品介绍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论语》、《中庸》、《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共七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背景资料 孟子的主要思想 人性方面:性善论。主张性本善。 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政治方面: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价值观方面:强调舍身取义。 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啊! 你没学过礼吗? 胡说八道! 正式开始 课文诵读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yǎn qiè yín jiàn 疏通文意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公孙衍 张 仪 岂:难道。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惧:害怕。安居:安静下来。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平安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疏通文意 是:这。焉:怎么,哪里。为:是,算是。子:你。 【译文】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疏通文意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冠:行冠礼。命:教导、训诲。戒:告诫。女:同“汝”,你。戒:谨慎。夫子:丈夫。顺:顺从。为:把……作为。妾妇:妇女。道:规则。 【译文】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疏通文意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居:居住。居:住宅。立:站。道:道路。 【译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