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931526
第13课 唐诗五首 课件(共4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6123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八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PPT
(
课件网
) 唐诗五首 读一读,找共同点 野 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思考:五首诗的共同点是? 诗歌体裁 每首律诗有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 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七个字的叫七言律。 律诗是形成于唐初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一二句称“首联” 三四句称“颔联” 五六句称“颈联” 七八句称“尾联”。 野 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平 平 平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野望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五言律诗 韵脚 对仗 对仗 叠音 叠音 一、读 gāo xǐ wēi dú bó 二、悟 1、悟作者与时代 王绩 (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性情旷达,嗜酒如命。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誉为“酒家之南董”。其最大成就在于诗歌,有《王无功文集》行世,被后世公认为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 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shì)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初唐时,曾官太乐(yuè)丞,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纵酒自适。 这首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思考:首联为我们交 代了什么? “欲何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思考:第三联描写眺 望到的景象, 那是怎样的景象? 采用什么手法?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白描手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思考: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 “采薇”借伯夷、叔齐归隐的典故, 表现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 避世退隐的愿望。 用 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在古诗词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或者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典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东皋 “皋”是水边地。 “东皋”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 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躬耕东皋之意。 三个典故 四、拓展延伸 2.欲何依 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表现诗人的彷徨无依。 3.采薇 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朝灭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五 文学性文本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二 古诗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鉴赏专题三 说明文阅读 课件+学案(2025-05-0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