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33295

【核心素养目标】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 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2-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593474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PPT,55张
  • cover
(课件网) 语言建构 与运用 读懂诗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并背诵。 思维发展 与提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 与创造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 与理解 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作者简介 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1021-1086 王安石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前后两度为相。因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晚年退居金陵,世称荆公。卒谥文。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教学导入 著名学家余世存: 历史是 中国人的宗教 林语堂却说: 诗歌是 中国人的宗教 当历史遇见诗歌,便成就了一类诗歌,名为“怀古诗”, 比如我们之前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一首怀古诗。 学法指导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明朝.李贽《焚书·杂说》 对比 烘托 用典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 感慨国运衰微 昔盛今衰 盛衰无常 抒发个人感慨 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 爱国情怀 揭露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弄清史实 揣摩意图 体悟情感 分析技巧 鉴赏步骤 怀古诗的结构 1 2 3 4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解题 桂 枝 香 金 陵 怀 古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词的题目。 金陵:今江苏南京,六朝古都。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题材:咏史怀古诗。 江苏省会南京 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十朝都会: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金陵 南京成为历代文人抒发感慨,怀古思今最多的地方。 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当时,北宋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廿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初读文本 桂 枝 香 金 陵 怀 古 整体感知 各用一句话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登高望远,金陵晚秋,雄伟壮丽 登高望远,金陵晚秋,雄伟壮丽 上阕 上阕 登高望远,金陵晚秋,雄伟壮丽 怀古抒情,借六朝旧事告诫世人 下阕 文本探究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词义: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肃:肃爽,天高气爽。 句义: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时令:晚秋; 天气:初肃; 地点:故国(朝代更替); 人物:词人; 方式:登临送目。 开头三句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视野高远。正值晚秋,秋色肃爽,气势已是不凡。 繁华热闹 酒旗、彩舟、淡云、星河、起鹭 澄江、翠峰、帆棹、残阳、西风、 雄伟壮阔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来往船只 “难足”的图画之中,“精绝”在何处?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赏读:脱去“静如”,化为“千里”,将“澄江”静怡安详之态变为奔腾不息之势,拉长了眼光所及,也拉长了思考维度。 化用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