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33526

八上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468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八上,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3、《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实,这不是共产党人的发明,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得道多助”的论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孟子的这一论断。 (漫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一部分———新课引入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反动政府就忙于进行消灭共产党的战争。当时国民党有军队有430多万人,还配备有美帝国主义资助的先进武器装备,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连同地方部分加在一起才120万人,军事力量的悬殊是如此之大!但这场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战争,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以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而告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共产党有人民的支持,即“人心所向”。 第一部分———文体知识: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第五部分———翻译句子,深层次了解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环:围。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zhòu】、盾之类。 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得道:指能够实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同“叛”,背叛。 以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