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33991

第二十四课 帮爸爸妈妈分担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50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十四,爸爸,妈妈,分担,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cover
《帮爸爸妈妈分担》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使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与付出,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关心父母、敬爱父母的情感。 2. 引导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感,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有义务为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贡献力量,增强学生在家庭中的角色意识和归属感。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父母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家庭事务管理等方面所承担的各种责任和压力,理解父母的辛苦不仅仅体现在体力劳动上,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操劳。 2. 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帮助父母分担的方法和技巧,如家务劳动的分担技巧、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在家庭决策中积极参与的方式等,提高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1. 责任担当素养:通过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家庭情境中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为家庭的整体利益考虑,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在家庭中的义务,逐步形成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2. 同理心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父母的感受、需求和期望,从而能够更好地与父母建立情感连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同理心水平。 3. 沟通协作能力:教导学生掌握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如倾听、表达、尊重、理解等,使学生能够在家庭互动中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避免冲突和误解。同时,通过家庭事务的共同分担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4. 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在帮助父母分担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制定科学的计划和任务清单,克服自身的懒惰和拖延心理,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确保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家庭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情感触动的故事讲述、真实生动的视频展示、深入细致的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父母在家庭中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真正认识到父母的不易,从而为激发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分担的意愿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2.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庭生活实际,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一系列具体、实用且易于操作的帮助父母分担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家务劳动的分类与技巧、与父母沟通的有效话术和时机选择、在家庭经济管理和事务决策中的参与方式等,并通过课堂模拟演练、小组讨论分享、实践任务布置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实际行动能力。 (二)教学难点 1. 深入探究学生在家庭中缺乏主动分担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和外在环境因素,如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对家庭责任认知不足、父母过度保护或溺爱、家庭沟通模式不良等,并针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根源,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干预措施与引导方案,帮助学生从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真正树立起主动为父母分担的意识和习惯。 2. 培养学生在帮助父母分担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父母的个性特点、需求偏好等,灵活、恰当地运用所学方法和策略,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分担行为。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在分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如与父母意见不合、任务分配不均、自身时间精力有限等问题,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确保家庭关系在分担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与父母养育子女辛勤付出以及子女帮助父母分担家庭事务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如父母为孩子操劳衣食住行的生活片段、孩子主动承担家务让父母欣慰的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