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38193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12-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4793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挽救,民族,危亡,斗争,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唤醒吾国千年之大梦, 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新课导入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思考:图片反映出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图1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①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图 甲午之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洋务企业演变而来。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为了赔款,放宽民间办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 ③思想: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 一、戊戌维新运动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特点 思考:维新派提出怎样的救亡主张?反映出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孔子改制考》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先师。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宣传伸民权、设议院,主张君主立宪思想,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材料一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康有为 先贤穿新衣 主张:立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图存 特点:托古改制,即把宣传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器物 制度 一、戊戌维新运动 思考: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 材料一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①儒家思想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③封建守旧势力强大。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特点 一、戊戌维新运动 3.过程 拉开序幕 1895年,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 公车上书 宣传思想 从1895年夏到1898年春,维新派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纸。维新思想得到较大宣传,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创办组织、报纸 高潮 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百日维新 失败 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于菜市口。 戊戌政变 未送达御前, 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895北京《万国公报》 1895北京强学会 1897天津《国闻报》 1897长沙时务学堂 1895上海强学会 1896上海《时务报》 1891广州万木草堂 “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一、戊戌维新运动 4.改革内容—百日维新 在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后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史称 “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1871~1908) 教育 方面 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 行政 管理 裁撒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工业 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 运动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①促进人才培育和新思想的传播 ②冲击了旧式的官僚体制 ③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改革影响 特点:改革范围广;改革力度大;改革操之过急。 思考:百日维新改革有哪些特点? 一、戊戌维新运动 5.失败的原因 思考: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为何失败? 在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