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3478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

日期:2024-12-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402438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打包,3份,练习,学案,课件
    单元时空 单元概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1)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汉代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宋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完成哲学化改造;明清时期出现了儒学的自我批判。 (2)近现代:西学东渐成潮流。在与西方先进文明的冲突与碰撞中,中华文化不断借鉴与反思,探求民族自强之路,中华文化的主流内涵也不断更新发展(科学和民主、马克思主义等)。 (3)地位:中华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中发展,并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如中国古代的先进制度文化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形成汉唐中华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等。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掌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2.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自身独特的特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的有益启迪和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的有益启发。 4.核心概念:多元一体、天人合一、敬天保民、文化认同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多元起源: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_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 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_____”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2.秦汉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秦朝:秦始皇推崇_____。 (2)汉朝: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3.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 (1)魏晋_____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2)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4.宋元时期———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表现 评价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①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_____”。 ②陆九渊: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5.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转折 (1)明朝中后期:王守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_____”“知行合一”的学说。 (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_____。 (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深化拓展]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萌生的,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6.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受到冲击与走向复兴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_____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后,_____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概念阐释] 1.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起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