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教学 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把握作者笔下自然景物的特点,体会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审美鉴赏与创造: 了解郁达夫生平经历,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理解作者所展现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作品的感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似乎都有一种悲秋情结,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去诠释心中的秋。你能背诵有关于秋的诗词吗?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6.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7.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知人论世 一、认识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师补充:郁达夫(1896—1945)是我国现代文坛上负有盛名的重要作家,郭沫若把他比为“俄国文学中的屠格涅夫”。从小喜爱文学,七岁入私塾启蒙,“九岁题诗四座惊”;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到半年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12月携妻儿抵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发表大量政论、短评、诗词声援抗日斗争;1942年5月由于日军进逼撤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被日军强迫任翻译七八个月,在此期间暗中救助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时年49岁。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解题 提问:将“故都”换为 “北京”、“北平”行否?有何不同? 明确:不用“北京”因为民国期间1928年6月20日,改北京为北平。不用“北平的秋”,因为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