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7613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7.2 弹力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77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弹力,第七,下册,八年级,人教
  • cover
7.2 弹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学情分析】 这节知识内容较少,第一块知识弹力熟悉抽象,第二块知识弹簧识测力计简单枯燥,如何吸引学生是关键。本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扩展学生实践研究的范围,诱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动机,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索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挥;给学生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克服;并从活动中中不断强化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能辨别力到底是不是弹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熟悉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掌握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弹力的产生原因及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新课导入】 撑杆跳高要比普通跳高跳得高,它借助了什么? 下边我们就学习有关弹力的知识。 【新课讲解】 探究点一、弹力 活动1:老师向学生介绍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直尺、橡皮筋、撑竿等,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有些物体,如橡皮泥,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 活动2:通过上述定义,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弹力的定义: 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活动3:动画演示微小形变,强调转换法这种物理思想。 有些物体的形变程度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可以用转换思想把它放大。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支持力是弹力;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也是弹力。 活动4:分组讨论弹力产生的条件。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得出答案,老师再总结: 弹力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活动5:老师强调: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探究点二、弹簧测力计 活动1:思考与讨论:前面我们学习了力,你知道测量力的工具是什么吗?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活动2:老师出示各种弹簧测力计,并介绍其制作原理和实验方法。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3.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 活动3: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活动4:老师在学生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观察量程、弄清分度值、校零,被测的力受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使用前来回拉几次目的是防止弹簧卡壳,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即:使用时注意:看、调、测、读四个环节。 活动5:老师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受力时的变形行为及其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包括弹性与塑性、脆性与韧性等。无论是何种材料,一般受力时都要发生形变。有的会发生弹性形变,有的会发生塑性形变。不同材料发生弹性形变、塑性形变的难易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