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8214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6760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同步,教学,历史选择性必修2,12课,水陆交通,变迁
  • cover
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水陆交通的变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探究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和主要交通工具,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航线和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业的概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交通运输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古近代交通发展的表现与特点。 教学难点:交通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的第一课。上承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下启本单元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涉及原始社会到近代社会几千年的交通变迁史,时间跨度大。教材分为四个子目《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交通与社会变迁》,前三子目阶段特征明显,着重强调经济发展对交通的作用,最后一子目则强调交通对经济的反作用。 2.高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外通史课程的学习,已初步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等分析历史问题,但分析问题的角度还不够全面。此外,对于交通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切身的体会,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联系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内容,从交通与社会变迁角度引导同学们重新审视这些内容时,一方面同学们已经有相关知识基础,容易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帮助同学们转换视角,从交通与社会变迁角度进行深度学习而不是浅层的全面了解。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概括出不同时期交通发展的特点,交通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影响交通发展的因素、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大家比较熟悉的“嫦娥奔月”、“八仙过海”、“愚公移山”等故事,一定程度上依稀透露出我国古代先民们为发展交通事业而呕心沥血或奇思妙想。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交通事业有哪些探索与发展?社会又会因此有哪些改变?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开启本课的学习。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 (一)交通含义: 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 (二)陆路交通: 1.天然道路: (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2)人类转向定居,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 (3)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2.人工道路: (1)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2.人工道路: (2)表现: 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问题探究: 阅读下图结合所学,分析古罗马和秦朝交通的特点及其所起的历史作用。 提示: (1)特点: ①都是以都城为中心; ②遍布全国,分布广泛; ③都由国家组织修建; ④道路建设有统一的规范。 (2)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行政效率的提高; ②经济:促进了各地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