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0940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步拓展训练题(含答案)

日期:2024-1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91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中华,崛起,读书,同步,拓展训练,答案
  • cover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拓展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40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 分) 1. 当时的中国,领土被列强侵略,主权遭受严重 cuī cán( )。 2. 周恩来总理心怀天下,以非凡的 qì yǔ( )和担当,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 3. 同学们在讨论会上纷纷表达自己的志向,各抒己见,场面 rè liè( )非凡。 (二)多音字组词(6 分) 1. 兴:xīng( ) xìng( ) 2. 难:nán( ) nàn( ) (三)词语积累与运用(8 分) 1. 写出形容国家繁荣昌盛的四字词语,如“国泰民安”。 2. 写出形容人志向远大的四字词语,如“志存高远”。 (四)句子练习(10 分) 1. 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让我们敬佩不已。(改为反问句) 他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缩句) 以“读书”为话题,仿写句子。 读书是一把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读书是_____,能_____;读书是_____,能_____。 5. 排列句子顺序,使其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 )他看到国内同胞在国外租界受洋人欺凌,心中充满愤怒。 ( )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 )于是,他决心努力学习,改变国家命运。 ( )在学校的修身课上,他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五)文学常识填空(8 分) 1. 周恩来是伟大的_____家、_____家、_____家,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 本文主要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_____和_____两件事,体现了他_____的高尚品质。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课内阅读(20 分)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为了什么。有的说为了做官,有的说为了发财,周恩来却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后大为赞赏。 此后,周恩来更加勤奋努力。他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那专注的眼神仿佛要把知识的每一个细节都看穿。课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无论是历史典籍、文学名著还是科学著作,他都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在留学期间,他深入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他积极参与留学生组织的爱国活动,用激昂的演讲唤醒同胞们的爱国意识,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为祖国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他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敲击着人们的心灵,激发着大家的爱国热情。 1. 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周恩来勤奋学习的句子。(4 分) 2. 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4 分) 文中把周恩来的演讲比作“重锤”,有什么作用?(4 分) 从周恩来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 分) 5. 想象一下,周恩来在留学期间参与爱国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4 分) (二)课外阅读(20 分) 阅读《李四光的报国之志》,回答问题。 李四光,我国卓越地质学家,自幼怀报国热忱,心向祖国振兴。 儿时,李四光目睹家乡贫苦,百姓受列强与封建双重压迫,生活困窘,便立志科学救国。于学堂,他勤奋钻研,成绩斐然,尤对地理知识痴迷,山川地貌、地质构造,皆潜心探究。 青年负笈海外,求学英国。彼处先进学术资源与研究环境,未令其迷失,反成砥砺报国利刃。李四光攻地质学,寒来暑往,实验室常现其身影。他专注实验、剖析样本、钻研理论,学术造诣日深,多篇论文于权威期刊发表,扬名国际地质界。 然祖国召唤至,李四光毅然归国,投身地质事业。彼时国内科研条件艰苦,设备匮乏、资金短缺、人才稀缺,然其无畏艰难。跋山涉水,勘察地质构造,足迹遍华夏山川。于荒原,迎风沙烈日,探寻矿产资源;在深山,冒雨雪严寒,研究地层演变。经多年不懈,为祖国寻丰富油田与珍贵矿产,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