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2683

串讲06居民与文化、发展与合作【考点串讲80张PPT】-六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鲁教版)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807320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串讲,考点,六年级,教版,期末,学期
  • cover
(课件网)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1 课标要求 2 思维导图 3 考点突破 CONTENTS 课程目录 4 考向探究 5 热点好题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城镇与乡村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多样的文化 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发展与合作 以某发达国家和某发展中国家为例,描述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课标要求 思维导图 人口与人种 人口 数量:2022年11月15日达80亿 增长 地区差异 增长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分布 问题 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稀疏区: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地 较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较小:欧洲、北美洲 过快 过慢 后果及措施 人种 黑种人 黄种人 白种人 特征及分布 思维导图 城镇与乡村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异 村落发展为城镇的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 社会条件:政策扶持、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发现变化特点 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不断修缮保护、防止过度开发 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设施完善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乔治城、平遥古城等 思维导图 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 多样的文化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不同的文化习俗 世界主要语言 世界三大宗教 特点 英语:适用范围最广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 基督教:信仰最多、发源于亚洲西部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地区 佛教:发源于亚洲南部 饮食与自然环境 服饰与自然环境 交通工具与自然环境 亚洲东部:水稻为主—米饭 欧洲西部:草场广布,种植小麦—牛排、面包 民居与自然环境 炎热:丝质、轻薄;寒冷:皮毛保暖 河湖多:船;沙漠:骆驼 东南亚高脚屋:通风散热、防潮;排水 西亚窗小、墙厚:防晒、防风沙 思维导图 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国际合作 发展与合作 不同地区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北半球的北部 欧洲、北美、大洋洲 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的大部分国家 利于全球环境治理 利用应对自然灾害、贫困等方面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 经济全球化 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第一部分 人口与人种 考点01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考点梳理 世界人口总数:80亿人(2022年) 我国人口总数:14.12亿人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 世界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就目前而言,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考点01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考点梳理 出生率=———×100% 死亡率=———×100% 出生人口 总人口 死亡人口 总人口 1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人口自然增长率 核心突破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量的关系 1.①时期至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数量持续增加,②时期人口总量未达到最大值。 2.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少,到③时期达最大值。 4.④时期人口数量比⑤时期多。 3.③时期到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