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5985

【大单元整体教学】反思单元《日心说的先驱》 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61336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单元,整体,教学,反思,日心说的先驱
    (课件网) 反思单元 日心说的先驱 (大象版)五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的故事,分析并理解科学家提出科学假说的过程和方法。 01 02 基于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推测和解释。 03 反思回顾自己提问问题和作出假设的经历,总结探究经验。 科学观念 04 乐于合作探究,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有着浓厚兴趣。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阿里斯塔克(约公元前310年-约公元前23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他在哥白尼之前将近2000年就提出过日心说。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探究新知 在阿里斯塔克留存至今的著作《论太阳和月球的大小与距离》一书中,他在历史上第一次运用几何学知识测量了日、月、地之间的距离和相对大小。他认为在月半圆时,日、月、地应当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他通过测量,推算出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19倍左右(实际约为395倍)。 探究新知 因为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同样大,而日地距离又是月地距离的19倍左右,所以阿里斯塔克推算出太阳直径也应该是月球直径的19倍左右。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探究新知 阿里斯塔克还认为,月食时月球表面的阴影正是地球的影子,把这个影子画成一个大圆就是地球的大小,以此估算出地球直径是月球的3倍(实际为3.67倍)。而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19倍,所以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6倍多(实际为109倍)。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尽管这些结果与实际值相差甚远,但阿里斯塔克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到太阳比地球大得多的人。他曾推论说,大的物体不可能绕小的物体转动,而应该是小的物体绕大的物体转动,从而提出了古代的日心说,认为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动,而并非太阳绕着地球转动。 探究新知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探究新知 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经阿基米德的介绍,当时曾有一定的影响,但大多数天文学家并没有接受。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是,如果地球沿着巨大的圆周绕太阳转动,它就会有时比较靠近某些恒星,有时又会离它们较远。那些恒星看起来就会有时大,有时小,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会不断变化,但当时的天文学家并没有观测到这种现象。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探究新知 阿里斯塔克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针对这条质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们在地球上之所以没有观测到一些恒星位置发生明显变化,是因为宇宙极其广大,那些恒星距离地球极其遥远,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不足以让我们观察到恒星的变化。 为什么恒星看起来没有变化呢?是因为它们离地球太远了!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探究新知 虽然阿里斯塔克提出的日心说和他关于恒星距离地球极其遥远的假说都是符合实际的,但直到19世纪因为真正观测到恒星位置变化的证据,日心说才被所有的天文学家所接受。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探究新知 思考: 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的依据是什么? 他又是怎样获得这些数据的? 阿里斯塔克推算出太阳比地球大得多,然后根据大的物体不可能绕小的物体转动,而应该是小的物体绕大的物体转动这个推论,提出了古代的日心说。他的数据是通过自己观察、测量、推算得来的。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探究新知 提出科学假说要有事实依据,不能凭空无根据。 不仅要有事实依据,还要用这些事实依据进行推理、分析。 最后也要有事实依据去验证自己的科学假说。 …… 阅读:日心说的先驱 思考:从阿里斯塔克提出日心说的故事中,我们受到哪些启示? 反思 探究新知 本学期我们提出过什么猜想或假设?我们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反思 探究新知 我发现被加热的勺子的柄也会变热,所以推测热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