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6005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2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法古,不必,便国,治世不一道,教案
  • cover
主备人 陆丽 用案人 陆丽 授课时间 年 月 总第 课时 课题 选修改革专题二 商鞅变法第一节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变法风潮兴起的根本原因。商鞅变法的性质问题; 难点 从秦国改革前的有利条件看变法的成功。 教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情境创设: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候争霸,虽然泰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泰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那么,当时泰国面临哪些机遇能够最终完成统一?知识梳理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变革时代1、大动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2、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3、大变革:⑴社会经济的变化:随着 使用和 推广,井田制破坏,奴隶逃亡垦荒, 逐步得到认可⑵阶级关系的变化:①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②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 变法,之后楚国 变法。⑶思想意识形态变化:①表现: 等各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形成“ ”局面。A.荀子:“ ”,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B.墨家:“ ”、“ ”、“ ”,反映平民阶层利益。C.法家:“ ”,主张除 外,都要受法律约束。②意义: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 和 。商鞅变法的背景(一)历史背景:1、大动荡大变革是变法的有利外部条件⑴诸侯争霸的推动:各国面临 的重建。⑵变法风潮席卷各国:首先 国李悝变法,之后 国吴起变法。⑶百家争鸣的推动:第 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当时的社会变革。2、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是变法内部动因⑴必要性:时代的要求;秦国摆脱落后,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⑵可能性:秦国国君立志改变落后状况,推行社会改革。①秦献公:废除 的恶习;由雍迁都 ;允许 活动。②秦孝公:发布 ,吸引 。3、商鞅来秦并得到赏识是变法的重要条件⑴游说:商鞅以 之术游说 ,劝说他“ , ”,变法要坚决果断。⑵辩论:与反对派辩论,宣传变法思想,提出 出卷网“ , ”。得到秦孝公赏识。⑶立信: ,取信于民;并打击破坏新法的人。4、变法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 力量壮大。(二)变法的中心、目的和性质:1、人物: ,商鞅(官职 ) 中心:“ ”和“ ”。4、性质: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3、目的:实现 。(三)变法的内容:强国之术第一阶段:公元前 年措 施内 容作 用成效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 :一家犯法余家告发,否则同罪。加强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新法推行几年后,逐渐成效,秦国对外战争不断胜利。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收粮多织布帛多免除 。凡从事工商业或懒惰而至穷的,要受到惩罚。以优惠政策吸引 百姓来秦垦荒。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奖励军功按军功赏赐①按功受爵,制定 级爵,即“ ”没有军功③不再受爵。对聚众乡里私斗人 。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第二阶段:公元前 年措 施内 容作 用废井田开阡陌废井田制度,实行 制度。承认 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提高生产积极性。废分封行县制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县辖若干乡镇。②县设 (县令), (副县令), (军事)③在新兼并地区设 , 负责郡政。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流传至今的“ ”。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①禁止私下 ,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家有20男则分户的“ ”令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