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料的燃烧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消防安全标志。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等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3.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 4.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爆炸发生的条件、消防安全标志、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难点: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试剂和器材:生石灰、水、试管、量筒、温度计。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展示图片。 【提问】为什么加油站、面粉厂、矿井等地要严禁烟火? 【明确】在加油站、面粉厂、矿井等周围存在大量的汽油分子、面粉颗粒、可燃性气体等,一旦接触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过渡】为什么有的燃烧会引起爆炸,有的燃烧不会引起爆炸呢。可见,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交流发言,如果接触到火,就可能发生爆炸。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一、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过渡】那爆炸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展示】展示粉尘爆炸实验。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先观察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 1.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外面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2.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内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3.点燃一支蜡烛在罐内,鼓入大量空气后,不加盖会不会爆炸? 【总结】都不会引起爆炸。 【追问】通过刚才的讨论,请同学们尝试总结爆炸需要什么条件。 【明确】爆炸的条件是:易燃物(或易爆物)在有限空间;急剧燃烧;聚积大量的热。 【讲解】比如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药在极小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所以当易燃物(或易爆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在生产和生活中,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如果泄漏,面粉、煤粉等如果飘散在空气中,这些可燃气体或粉尘聚集在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明火就会急剧地燃烧,很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讲解】这里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可燃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展示】展示表格:几种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强调】这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几种气体的爆炸极限。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体积分数。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思考: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明确】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大多数化学性爆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物理性爆炸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是气体在有限空间内膨胀、压强增大造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性爆炸如火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等,都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 【交流讨论】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缓慢氧化、燃烧、自燃、爆炸,请同学们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 【总结】 【过渡】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有“严禁烟火”等字样或消防安全标志,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展示】展示消防安全标志。 【交流】请同学们说说下面这些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总结】 注意: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与易燃物、易爆物有关的标志,那么到底什么是易燃、易爆物呢? 【讲解】 易燃物:一般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